放眼上世纪七八十年代,许多人都在高考与参军之间两难徘徊。有人说:“走军营提干成才是一条捷径!”也有人持反对意见:“噢,部队可不是避难所,有本事你考上大学再说!”我当时就是在这股风潮里摇摆不定,对未来充满幻想又忐忑。没想到,梦想军校之路却屡屡碰壁。报考三年,年年落榜,是自己不够努力,还是命运使然?不过,后面的故事才刚刚开始,谁会想到一场暴雨竟成了我人生的“转折点”?
当年高考失利后,母亲让我复读,高中落榜的郁闷还没消散,我就被“部队考军校更容易点”的传言点燃了希望。征兵那天,心里那叫一个澎湃,比参加高考还激动。体检时又因轻度扁平足差点被刷下来,幸好父亲和他的战友帮了把手,才算顺利入伍。这事说大不大,说小也不小,谁家没点“关系”那点小帮忙?刚进部队,军营生活新鲜得很,做文书、写黑板报、参选书法比赛,连获奖都挺意外。但很快军校报考限制、部队工作的繁忙又立马把幻想拉回现实。军校报考的路并不比高考容易,满腔热情被一次次落榜浇灭,最后身边战友不少都劝我早作打算转志愿兵。但我还不服气,心想着:“不拼到底,怎甘心认命?”
连续两年考军校,连续失利,那份沮丧和自我怀疑恐怕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。家里来电说父亲病重,我以为真遭大事,赶回家才发现是虚惊一场。父亲其实是想问问:“你咋还没考上?是不是部队风气不好啊,没送礼?”听着父母一边劝我“退而求其次”,一边又期望“飞黄腾达”,说不出的是心酸与无奈。母亲偷偷为我跑去问人,“要不干脆转志愿兵算了?”但我骨子里就不愿服输,偏要和命运死磕到底。回去后,我把有限的业余时间全部泡在书本里。可是,到了关键年头,部队要抗洪、还要完成各种训练和任务,真正用来学习的时间又被切得七零八落。一次高烧,硬是耽误了考试,等我从医院缓过神来,一切已经尘埃落定,延续多年的军校梦成了泡影——那种“命运捉弄人”的无力,像天气一样说变就变。
其实命运给每个人开的玩笑,总是躲不过去。就在我已经下定决心回家种地,准备和军校说再见的时候,那个夏天又迎来了一场暴雨。部队集体抗洪抢险,我跳入漩涡救出几十个小孩。说实话,当时没什么英雄主义,更多的是一种“反正人生没盼头,大不了拼一把”的冲动。没想到,这个拼劲却让命运跟我开了个大大的反转。
第二天,地方报社记者把我抢险的照片发到报纸上,铺天盖地地赞颂人民子弟兵救危难,照片还上了省里的刊物。消息传到上级和部队领导那儿,慰问接连不断,竟然直接给我记了二等功。奇迹般的是——就在我准备离开部队的档口,领导找我谈话:你这次表现太突出了,上级批准你保送军校。这一刻,前面所有被拒、所有苦读和努力,像是为了这次暴雨“蓄能”。那种峰回路转,简直比老天爷变天还快。谁能想到,通往梦想的路不是死磕,而是在预料之外的关口敲开了大门?
表面上一切风平浪静,人生像是突然拐了个大弯,但内心的矛盾却更深了。有人说这叫“命好”,有人说是“机遇来了”,可自己心里最明白:这不是光靠拼爹拼关系就能转来的,也不是光靠拼命努力就一定有结果。有同事不服:“怎么,总有人能靠‘意外’成名?这不是对老老实实努力人的最大讽刺?”还有人背地里议论:“平时没啥成绩,逮着机会一把火炒热了,还上军校了?”
而自己的心思也没那么轻松。经历过三年考学失败,再到意外“转正”,总有一种混杂的矛盾感:这到底是自己应得的,还是命运的偶然?身边不乏有人对“机会面前,人要敢冲”拍手叫好,但也有人感叹“命运是个笑话,你再拼,有时都不如一场天灾来的实在”。各方观点分歧加剧,甚至说领导“看谁顺眼就推谁”,规矩全靠“灵活掌握”。当年的苦寒和现在的荣耀,形成极端对比,谁能真正释然?
有些人总说,“人生需要摆渡人,也要靠自己”,但我看未必。你拼了三年、学了三年、考了三年,最后靠一场洪水、一张照片,才爬上那根“独木桥”。那些当年笑我连考都考不过的,现在还不是得说句“恭喜”?可你说真有啥牛的地方吗?努力算一半,运气占一半。再说所谓公平,谁都想慢慢拼到成功,现实却给你拍两下脑袋,告诉你:人生压根没那么多大道理。那些讲什么只要肯努力就能逆袭的鸡汤,听起来像假装懂事,其实你看天上云彩,它们啥时照顾过你情绪?说到底嘛,谁还不是在命运和努力之间瞎折腾呢。
说到底,你觉得努力和运气哪个更靠谱?有人说,“不苦不累,人生白走一回”;也有人冷嘲热讽,“拼死拼活的,还不是拼不过一场洪灾?”你觉得是厚积薄发、坚持终有回报,还是“关键时刻一锤定音”的机会主义更值得依赖?欢迎写下你的真实想法!
10倍配资十大正规平台,配资炒股配资平台优势,长沙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